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34章 番外(2 / 2)

云鬟不再追问,只低头看着肚子,叹了口气:“这孩子的脾气大概不会很好。”

赵黼又惊又奇,问道:“怎么了?”

云鬟喃喃道:“他总是踢我。”

正如太医所说,这个孩子很不安生,时常在肚子里乱动,有时候觉着是在乱踢,有时候又像是在头撞,云鬟本是冷淡宁静的性情,却被他闹得隐隐张皇。

赵黼挑了挑眉,哑然笑道:“是么?”

凑过来贴在她的身上,拿耳朵听里头的动静,却只是安安静静,听不到也察觉不到什么。

赵黼便抚摸着说道:“不怕,若是个顽皮的,我会教训,保管他乖乖地听话。”

云鬟苦笑。

难怪赵黼不知道,赵黼在她身边儿的时候,这孩子从来不闹不动,但当她是一个人、或者被丫头嬷嬷们陪着,总归赵黼不在身旁的时候,就会闹腾起来。

比如方才她本想去查看究竟,肚子就吃了重重一脚,带的竟有些疼,几乎让她不敢动了。

起初云鬟只当是巧合,但自从留心之后,却发现果然如此——但凡赵黼在她身边儿,肚子里总是安安静静,乖巧的很,从没有一次乱踢乱动。这就有些怪异了。

闲时她也会胡乱猜想,这孩子到底会是什么模样、性情,在娘胎里就如此翻天覆地的架势,却活脱脱像是赵黼,只不知这到底预示着什么。

次日,地上仍有些湿润,东宫的执事策马而出,不多时,偕一人返回。

两人进了府内,里头又有嬷嬷亲自迎了,请入内堂。

这来者并非别人,正是大理寺白清辉。

云鬟略说两句,便直问季陶然的情形。

清辉早也有所预料,便道:“倒是要让你失望了,因我知道的也并不多,不过你放心,我亲去探望过,陶然并无大碍,再休养两日,便可回刑部了。”

云鬟问:“那他受伤……当真是因为部里的案子?”

云鬟曾于刑部当差,自知道其中规矩,若非是因刑部案子,需要保密,以清辉跟季陶然的关系,又如何会不知前后来历?

清辉果然点了点头,道:“不知为何,刑部上下对此案都噤若寒蝉,我曾当面问过陶然,他只说是不留神为贼所伤,叫我不必追问,我也问过父亲……他却说是刑部之案,不能奉告。”

清辉说到这里,心中一动,若有所思地竟想起一件事来。

却正是崔侯府谜案之时,跟崔承有关的一节。

那会儿崔承不在侯府,下落不明,本要诉说内情,又值老太太不好。

后来得闲,崔承才终于又抽空跟他两个说明了。

原来崔承因心中苦闷,告别了同僚,自寻了一家酒楼,连喝数杯,难以释怀。

正在愁苦无法之时,有两人结伴从楼下进内,崔承扫了眼,隐约觉着其中一人有几分眼熟,但却想不通是在哪里见过。

当即摇摇晃晃起身,算了酒钱,便想去东宫寻云鬟问明顾芍之事。

谁知于半醉之中,出了酒馆,上马被冷风一吹,蓦地醒悟曾在何处见过那人。

崔承匆匆赶回,却见原先相对饮酒的那两人已经不见,他忙揪住掌柜,问人何在,掌柜不知究竟,便道:“那是礼部的两位大人们,先前吃了酒自去了。”

崔承心惊,忙撇下掌柜,往礼部方向而行。

追了片刻,果然见到有一道熟悉影子徐徐在前,崔承盯着此人背影,越看越是确信,便打马上前,想将此人拦住。

谁知此人早有所察觉,垂头疾走数步,便拐入旁边一条巷落。

崔承哪里肯舍,忙也拨马而入,如此拐了数次,渐渐地远离人群。

两人你追我赶,走了半个时辰,那人方止步,回头道:“崔小将军,你只管追我做什么?”

崔承原本还只有六七分认,如今见他回头而笑,又回想此声,便疾言厉色道:“当日在兵部害我的,果然是你?”

这人毫无惊慌,反而笑道:“我的容貌已有不同,小将军还能认得?只能说是命也。”

崔承大怒,拍马而上,便要将此人拿下。谁知这人身手极为出色,两人过了十数招,竟半点上风也没占到。

何况崔承先前吃的半醉,一时力有不逮,气吁吁地。

那人也看出崔承力气不支,觑空跳出战圈,道:“小将军,劝你见好就收,我若要取你性命,易如反掌,只是如今你已经贵为皇亲国戚,将来或许是大舜的小国舅了,杀了你,对我却没有什么好处,不如各自两不相干,如何?”

崔承怒道:“两不相干?当初在兵部,你又如何要引我进入军机堂?”

先前那演武场血案,崔承一心要为邓校尉伸冤,便去刑部欲当面质问董锥,谁知董锥未曾见到,却被一名刑部侍从引着误入了军机阁,差点儿招致杀身之祸。

后来赵黼跟云鬟联手追查,董锥虽然伏法,但那神秘侍从一直没有下落,不料天网恢恢,今日竟给崔承撞见。

这人道:“当时我不过见机行事罢了,当初董锥是我们看中之人,我见你来意不善,自然要替董锥清路,谁知道后来竟偏又节外生枝呢?那一案子已经结了,又何必再苦苦追究?”

崔承皱眉问道:“你们?你们又是什么人?为何说董郎官是你们看中之人?”

那人笑道:“小将军,我同你说这些已是破例,就到此为止罢。”说完之后,纵身而起,如飞鸟般越过高墙,瞬间不见了踪影。

崔承再要追,却已经来不及。

后来清辉陪他去礼部打听,却只知道这人叫做“狄林”,乃是在前两个月调来的,也并无家室亲眷等,自那日后便失了踪,竟无从查起。

当时季陶然听了崔承所说,缄默不语,眼神闪烁。

清辉打量季陶然,总觉着有些怪异,却也说不上来究竟如何。

云鬟跟清辉两个都是绝顶聪明的,但任凭他两人再怎么洞察入微,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季陶然之所以有意远着云鬟,并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当日的那机关白玉酒壶的缘故,他心中暗愧罢了。

季陶然这次受伤,却也跟此事有些牵连,暂且不提。

因天气越发冷了,暖阁里已经烧起了地龙,暖烘烘地。

云鬟道:“既然表哥无碍,我就放心了,我如今出去不便,不然就亲自过去相看了。”

清辉慎重道:“不可大意,何况如今外头风雨不停,你若有什么吩咐,只叫人去找我或他都使得,自己万别轻举妄动。”

云鬟听出他的弦外之音:“你说的,莫非就是那紫衣凶魔的案子?听说如今大理寺负责此案,可正是你在料理?”

白清辉颔首:“是在我手。”

云鬟奇道:“可有眉目了?是什么人作案?”

清辉道:“这案子有些扑朔迷离,虽已经初步确定了凶手何人,但仍有两处疑云未解。”

云鬟许久不曾批理刑狱之事,忽地听清辉说起来,不由心动,便问:“既然知道了凶手,如何又有疑点?可愿跟我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