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38.考官(1 / 2)


答完题, 傅云英仔细检查可有错漏之处,等内官敲响铜钟, 方和其他人一起交卷。

众人都摸不着头脑,步出偏殿, 议论纷纷,问身边的人可知道皇上的用意。

自然没人能说出所以然来。

吉祥在殿外候着, 看到傅云英和几个平时相熟的翰林院侍读学士边走边谈,迎上前,“傅相公, 万岁爷召见。”

几位侍读学士相视一笑, 和傅云英拱手作别。

年轻的大理丞颇得圣眷, 于他们来说是好事,他们和傅云一起协同几位老翰林编纂书目,交情日渐浓厚, 以后选官之时, 这份情谊一定能派上用场。

倒不是非要仗着交情托傅云帮忙谋肥差,而是如果遇到难事,至少有个帮忙说话的人。

乾清宫南庑在大火中烧得只剩一片残垣,工部尚书亲自主持修建之事, 如今已经修葺一新,不过朱和昶还没搬过来。

朝臣们认为南庑不吉利, 应当改建成供奉祭祀之所。

朱和昶不讲究这个, 大手一挥:“无妨, 朕乃天子, 何须忌讳?”

这话一出口,朝臣们自然不敢再劝,不然就有藐视君王的嫌疑。

傅云英走过广场长街,看到长廊里穿贴里的内官和梳双髻的宫女来回奔走,川流不息。

朱和昶正在礼部官员的陪同下接见外国使节,吉祥将她带到东梢间的暖阁里,给她奉茶捧果,含笑说:“您大病初愈,可得当心。万岁爷刚才还叮嘱说不能让您在殿外等,怕您叫风给吹着。”

傅云英淡笑,谢恩,坐着吃茶,听小内官们一边剥核桃,一边讲宫里的八卦。

孔皇后贵为一国之母,父兄都按惯例封侯,近来孔家春风得意。因为霍明锦辞去锦衣卫指挥使一职,而朱和昶根基浅薄,身边没有能依仗的姻亲,孔家有些意动,他们家世代是武人,可惜未出过高阶军官,就盼着靠女儿光耀门楣。

其他四位妃子,以赵娘娘最为得宠,她出身比孔皇后显贵,虽不是高官之女,却乃名门望族之后。

孔皇后和赵娘娘表面上一团和气,私底下却不大和睦。

一开始后妃们摸不清朱和昶的脾性,不敢生事。现在都知道他为人宽和,而且几次无意间犯点小错,没见他怪罪,到底都是年轻的小娘子,又值新婚,也就敢使小性子了。

傅云英回想刚才的考题,漫不经心听内官们说笑。

忽然听到屏风外传来一阵爽朗笑声,开道的太监手执拂尘,率先走进暖阁中。

接着走进来的是宫人簇拥中的朱和昶,他头戴金龙翼善冠,穿一身玄色金线织绣团龙圆领常服,赤红中衣,束玉带,边走边笑。

傅云英朝他行礼,不是大朝会那种场合,自然不需要跪拜,只揖首而已。

朱和昶似乎停不住笑,肩膀一抖一抖的,等走到她面前,忍笑说:“朝鲜送了两名美人……”

话还没说完,自己又笑起来了。

他素来喜欢美姬,朝鲜送美人给他,高兴成这样了?

那得是多么国色天香的人物,才能让阅遍花丛的朱和昶喜不自禁。

傅云英不关心朱和昶又纳了几个美人,问起刚才偏殿考试的事。

朱和昶唔了一声,抛开朝鲜美人的事,正色问:“你答得如何?”

傅云英如实道:“还行,不过不敢和翰林院的侍读学士们比。”

题目倒是不难,很多是四书五经中的内容,官员们入仕之后不会和以前备考时那样时常温书,她前段时间辅导袁三功课,刚好温习过,所以答得很顺利。

朱和昶微笑道:“难为你了。朕原本打算提前告诉你,好让你有时间准备,可王阁老、姚阁老他们在一边看着,只能如此。以你的底子,通过考试不难。”

傅云英挑眉,这和王阁老、姚阁老他们有什么关系?

朱和昶示意吉祥般椅子给她坐,慢慢道来考试的目的。

原来他想再增设四名同考官,这一次他不要大臣推举人才,而是通过选拔的方式遴选。

王阁老他们坚决反对,认为古往今来,并没有这样的先例。

他们敏锐地察觉到朱和昶的真实目的,所以想要阻挠此事。

礼部尚书则认为可以一试。

范维屏是老楚王的铁杆心腹,自然也出列赞同此举。

双方和各自的拥护大臣各持己见,吵得不可开交。

等两帮人争得脸红脖子粗、快要打起来的时候,朱和昶淡淡道:“没有先例,那就从朕开始,由朕开这个先例,如何?”

大臣们哑巴了。

身为阁臣之一的崔南轩全程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他素来不爱掺和民生改革之外的事务。

最后朱和昶才缓缓抛出一系列裁抑司礼监的举措。

司礼监太监仗着手握朱批之权,干涉朝政,残害忠良,使内阁形同虚设。

文官们对阉党恨之入骨。

见朱和昶真的打算要裁抑司礼监,大臣们欣喜若狂。

这时候他再提出考核官员以选拔同考官,反对的人就少了。

只要把阉党死灰复燃的路子给堵死了,皇上想选谁当同考官都行啊!

听到这里,傅云英心中一动,起身,“皇上,您想让微臣担任同考官?”

她没有进士出身……怎么都不够资格啊!

要知道,连乡试主考官也必须是进士出身。

朱和昶摆摆手,“你别急着推辞,以前还有举人出身的担任主考官呢!你只是做同考官而已。等会试结束,你作出程文,正好可以赐你进士及第。”

傅云英了然。

朱和昶这是想效仿从前的武宗。那时武宗重用举人出身的名臣蔡珺,并借会试的机会给予他进士及第出身,蔡珺后来官至正二品工部尚书,死后获赠太子太师,也算是一代奇人。

朱和昶又道:“这次考试只是第一关而已,剿袭之作实难分辨,你主持编写《制艺手册》,对这个最有心得,其他大臣并无异议,只要考试后你名列前四,王阁老他们就没有借口反对朕的决定。”

傅云英有些汗颜,她自己都没信心名列前四,朱和昶倒好,什么都没和她说,就把计划定好了。

也不怕她发挥不好,让他在王阁老等人面前丢脸。

似乎能看懂她在想什么,朱和昶朝她眨眨眼睛,“阅卷的人分别是王阁老、姚阁老、范阁老、崔阁老和汪阁老,你肯定能通过的。”

姚文达、范维屏、汪玫都好说,王阁老为人公正,自然也不会从中作梗。

至于崔南轩,应该也不会刻意为难她。

机会摆在面前,傅云英稍加斟酌,觉得虽然会惹来非议,但利大于弊,因问,“不知主考官是哪两位老先生?”

乡试出了差错,会试延期了,而且主考官、副考官的人选朱和昶一直藏着掖着不对外公布。

听她问起,朱和昶老实道:“姚阁老和汪阁老。”

这是商议过后的结果,原本人选是姚文达和范维屏,范维屏自己推辞了,赵家好几个子弟要参加此次会试,他主动避嫌。

其实范维屏用不着避嫌,历朝历代有针对主考官刚好是考生亲戚因而特意制定的别头试。范维屏避嫌,只是不想被关在贡院阅卷罢了,他夫人怀胎数月,即将生产,考官阅卷期间必须断绝一切与外界的接触,他嫌麻烦。

傅云英家里住着袁三,陈葵、赵琪、杜嘉贞他们快到京师了,傅云启也要下场考试,她周围都是考生。

看来得低调点,不能让他们住傅家,免得影响陈葵他们的考试结果。

她心里飞快盘算着,朱和昶说完正事,坐不住,在龙椅上扭来扭去,给她使眼色,“云哥,你不好奇那两个朝鲜美人吗?我叫人把她们的画像拿来给你看。”

朱和昶喜欢分享和人他觉得好玩的东西。以前在书院,他卖力向身边的人推荐各种奇诡的艳、情小说,拜他所赐,傅云启和袁三有段时间学业退步,被傅云英拿竹鞭抽手心,手都打肿了。

傅云英又不是男子,对朝鲜美人没兴趣,美若天仙她也不稀罕,道:“微臣不好奇。时辰不早,微臣告退。”

朱和昶还想卖关子,看她不接自己的茬,连忙道:“算啦,不逗你了。那两个朝鲜美人,据他们的使者说,是神仙一样的人物,比天上的仙女还美……哈哈,我刚才见过了,当真是……还不如外边洒扫的宫女。”

他没有说太难听的话,但话里的意思,殿中人都明白。

原来朝鲜美人不是美得让朱和昶开怀,而是姿容丑陋,才惹他发笑。

从乾清宫出来,傅云英发现雨势更大了,豆大的雨点砸在台阶前,溅起半人高的水花,鎏金香炉被雨水洗得锃亮。

内官从殿内追了出来,为她撑伞,“傅相公,雨这么大,万岁爷命奴护送您。”

她步下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