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54.(五)(2 / 2)


路上,傅云英接到霍明锦的信。

信上说他到江西了,江西的丰城肉脯很有名,薄如纸张,咸香洁净,给她带了一些。

她哭笑不得,坐在车厢里,立刻写回信说不必带东西,人一路平安就好。

送信的人就在车厢外边等,拿到回信后,骑马离去,快如闪电。

傅云章背靠着软枕,心里算了算日子,问起牛银姐的案子。

他回京路上常常听到旅途中的商旅行人提起这桩案子。现在各地报房商人都能拿到三法司的底稿,南方结社风气最浓,出书、印报的风潮也是最先从南方刮起的,朝廷的法报出来以后,南方学子反应热烈,并立刻将案子改成弹词传唱,现在江南等地,连三岁小儿都听过这个故事。

“董氏带着她们南下,一部分去小琉球,一部分去双鱼岛,岛上现在开放贸易,停靠了数十条外国船舶,以后要在岛上建房盖屋,成立州县,设地方官,开学校,建织厂……启哥才学上不如袁三,庶务上却比袁三强些,我打算安排启哥和陈葵去双鱼岛。”

双鱼岛是霍明锦打下来的,不能白白让闽浙一带的世家占便宜,这次会试过后,她就着手安排自己人南下。

之前救下袁文的亲戚袁朗博,袁朗博熟知广东事务,他继续留在广东。

她通过白长乐认识了不少眼界开阔、对外界抱有浓厚兴趣的江南士绅,虽然没有面对面见过,但一直互相通信,这些士绅将成为她在本地的一大助力。

加上霍明锦留在小琉球的数万军队,她可以在京师遥控这边的事务。

听她一一说完,傅云章也不得不佩服她的精力。

他拿出几份稿子给傅云英看,“我写的,你看看还有没有修改的地方。”

是他这次南下途中写的游记,详细写了他一路上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样的景致,吃了什么好吃的地方菜。

傅云英笑了笑,二哥没有撒谎,他果然是放开了。

光看他写的游记,就知道他心情不错,字里行间都是懒散悠闲的调调。

刚看完游记,马车陡然停了下来。

乔嘉勒马停下,奔回马车旁,低声道:“大人,前面有些状况。”

傅云英掀开车帘往外看,前方官道上躺了一个人。

那人穿一身粗布衣裳,似乎是个贩夫走卒之类的人物,但从身形来看不像,隔得远,看不清相貌。

护卫前去查看,将躺在地上的人翻开来,眉头紧皱。

男人脸上、胸前横贯了几条伤口,从形状来看,是被利器所伤。

护卫检查一遍,从男人怀里找到牙牌,送回马车旁。

“大人,此人可能遭人追杀,一路奔逃。小的看过了,人没死,只是力竭晕过去了。”

傅云英接过牙牌细看,轻轻啧了一声。

她总是碰到这样的事,上次在渡口救起的是崔二姐和吴琴,这次遇到的是吴同鹤。

吴同鹤是她在江城书院的老师,后来吴同鹤跟随崔南轩,领了个职位,牙牌上标了他的身份。

她示意乔嘉救起吴同鹤,怎么说也是个为民谋福的好官,而且是曾经的老师。

护卫将吴同鹤抬到马上,乔嘉拿着一沓纸给傅云英看,“这是从他身上搜到的。”

傅云英接过细看,发现上面的字连起来读毫无意义,像是随便写的。

看她蹙眉,傅云章抽走一张纸看了看,思考片刻,道:“这是藏格的写法,你得这样读,第一列的字和第三列,然后反过来。”

傅云英按他说的再看,果然这么读就通顺了。

纸上是一份名单。

一开始她没看明白,想起崔南轩最近在南边做什么事后,她恍然大悟。

广东总督有通倭嫌疑,已经被押解上京,崔南轩留在广东暗查地方官员通倭的事。

难怪吴同鹤会被人追杀,这份名单如果公开,闽浙世家一个都逃不掉!

纸上记载的是曾和倭寇暗中来往过的世家,名单非常细致,不仅标明时间、地点和涉及的人数以及金额,连许多内幕都写上了。

傅云英收好名单。

既然凑巧落到她手里,那么就是她的了。

闽浙沿海最大的海盗招安了,盘踞双鱼岛的外国商船和西洋商船收缴了。霍明锦杀了一批滥杀无辜的海商,但那些世家关系盘根错节、根深叶茂,一时难以撼动,他们决定先不和世家硬碰硬,徐徐图之。

有了这份名单,可以先揪出几个罪恶滔天的,来一个杀鸡儆猴。

她告诉傅云章这份名单的重要性,吩咐乔嘉,“一路上不要耽搁,赶紧回京城。”

追杀吴同鹤的肯定是闽浙世家派来的人,不知道会不会找到她头上,他们得赶紧回京。

这时候再把吴同鹤丢下、和他撇清干系没什么意义,一来这份名单很重要,她愿意冒风险。二来,对方追过来,知道她路过这里,绝不会放过她,还不如把吴同鹤给带上,等他醒了,问他对方是什么来头,好做准备。

一路飞奔,快到驿站了。

乔嘉告诉傅云英,他们的马已经赶了几天路,最好去驿站换马,补充干粮。

驿站很安全,这里几乎是京城地界了,闽浙世家应该不敢在天子脚下撒野。

傅云英点头应允。

到了驿站,里头有人迎了出来。

傅云英瞳孔微缩。

迎出来的人她认识,是崔南轩的书童。

书童也认识她,看到她,躬身行礼,“傅大人。”

目光四下里搜寻。

他在找吴同鹤,几人约好在这里碰头。

傅云英低头想了想,示意乔嘉他们把吴同鹤带出来,“路上恰好遇到他,你可是在等他?”

看到吴同鹤的惨状,书童惊呼出声,“是!小的就是在等他!”

驿丞上前帮忙,把吴同鹤搬进大堂,找懂医术的杂役过来帮他看伤。

书童对傅云英感恩戴德,道:“我家大人不久就到了,多谢大人相助。”

傅云英诧异,崔南轩要回来了?

愣了几息,随即明白过来,他拿到这样的证据,自然急着进京面圣,留在广东,随时可能死在世家手里。

杂役划开一枚药丸,浓浓的药汁灌下去,几声闷哼,吴同鹤醒了。

看到傅云英,他呆了一呆。

书童扑到他面前,和他说明事情来龙去脉。

吴同鹤挣扎着要起来向傅云英道谢,被乔嘉按住了。

傅云英问他谁在追杀他。

吴同鹤咬牙道:“我也不知道,从离开广东开始他们就跟着我们,我只好和崔大人分开走,几次差点遭到他们的毒手,还好我机警,都逃脱了。后来我沿着官道走,看到路上有官府车马经过,想去求救,夜里风大,他们没听见我的声音。”

他追着马跑了很久,晕过去了。

听他说和崔南轩分开走,然后约齐在这里碰头,傅云英皱了皱眉。

那些人紧追着吴同鹤不放,显然确定他身上带了名单。而书童说他和崔南轩一路风平浪静,连个毛贼都没碰到。

傅云英笑了笑。

崔南轩必然放出消息,让追杀他们的人确信吴同鹤带走名单了,他把吴同鹤当诱饵,好掩护他。

他身上肯定还有一份一模一样的名单,不管吴同鹤是生是死,他都能确保把名单送回京师。

吴同鹤是他妹夫的族弟,跟随他多年,对他忠心耿耿。

果然是他的风格。

傅云英皱眉飞快思考,给傅云章使了个眼色。

傅云章一愣,虽然不是很明白,还是取出刚才从吴同鹤身上拿到的名单,递给书童。

“刚才救起吴大人的时候从他身上找到的,因怕遗失,我暂时代他保管,你收着罢。”

书童喔了一声,接过名单收好。

听到他们的对话,吴同鹤眼神闪了闪。

这时,门口传来杂乱的脚步声。

一双骨节分明的手拨开帘子。

玄绫帽,交领袍,腰间束丝绦,面如冠玉,眉目寡淡。

崔南轩走了进来,看到正堂情景,脚步微顿,目光落在傅云英身上。

她侧身而立,面色平静。

崔南轩看她许久,没说话。

书童忙迎上去。

傅云英没回头,接过乔嘉递来的茶,喝了一口。

傅云章和崔南轩颔首致意,和他说明路上遇到吴同鹤的事。

崔南轩目光仍然停留在傅云英身上,道:“多谢。”

“举手之劳,不客气。”傅云章淡淡道,听护卫禀报说那边换好马了,带着傅云英告辞离开。

崔南轩没拦他们,看着傅云英从他身边走过,从头到尾,眼角扫都不扫他一眼。

他站着没动。

等傅云英几人离开,吴同鹤立刻忍痛爬起来,捂着肩上的伤口,“大人,名单还在!”

崔南轩眯了眯眼睛。

吴同鹤小声道:“傅大人他们救起我的时候看到名单了,不过他们没看懂。”

一般人不知道里头底细,不可能从一堆乱写的字里联想到闽浙世家。

崔南轩收集名单不易,自然不会只留一份,他自己身上有一份,吴同鹤身上一份,其他地方还有一份。

吴同鹤身上那一份能不能保住,他并不关心,如果傅云把名单拿走了,也没什么,傅云不会和世家勾结。

不过还是拿回来更好,万一傅云看懂这份名单,抢走他的功劳,那他的一番苦心就白费了。

他得罪世家,可不是为了给其他人作嫁衣裳。

“备马,紧跟着傅云他们。”

他吩咐身后的随从。

吴同鹤动了动,扯动伤口,闷哼一声,“大人,为什么要跟着傅大人?他把名单还给我了。”

崔南轩望着窗外,道:“以防万一。”

……

离开驿站后,傅云章问傅云英:“为什么把东西还回去?”

他们可以说救起吴同鹤的时候没看到名单,崔南轩就算怀疑他们拿走东西,也不能拿他们如何。

傅云英小声说:“不要紧,我刚才看的时候记住了大部分,人名太多不用记,只要记住大概世家就够了。”

傅云章深深看她一眼,笑着摇摇头。

幸好英姐是自己的妹妹,要是政敌,他会头疼的。

换过马,速度明显快了很多,跑了将近半个时辰,快到京师了。

山道两旁忽然响起哗哗嘈杂声响,鸟雀惊飞。

傅云英心头一凛。

嗖嗖数声,随着破空之声次第响起,羽箭如飞蝗一般,窜出密林,朝他们飞扑过来。

接着,几十个面目平静阴郁、手执长刀的死士从林中一跃而出,挡住他们的去路。

多亏一直坚持练习骑射,傅云英不再那么怕了,立刻勒住马停稳,驰到傅云章身边。

傅云章也停了下来。

乔嘉和另外几名随从反应灵敏,很快将两人护在最当中,拔出佩刀,劈开雨点一样的羽箭。

傅云章抬手护住傅云英,低声问:“是追杀吴同鹤的人?”

傅云英摇摇头,“不,他们是冲着我来的。”

这些人等候多时,看到她就冲了出来,显然不是追杀吴同鹤的。

她离京的事只有几个人知道,连朱和昶都不知情,谁暗中设下的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