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第98节(1 / 2)





  “田翠翠倒是聪明,请你来帮她买化肥,一定能买到最适合的。”对庄稼来说, 化肥特别重要, 不过化肥是分很多种类的, 不同土地不同时期要用不同的化肥, 选对化肥是很关键。田翠翠虽然一直在农村长大, 可未必十分清楚,郑峰才是真正懂得的人。

  郑峰点了点头, “她初中毕业,有文化,特别能接受科学道理,我建议买拖拉机耕种,大家都不以为然,只有她听了立即贷款买了。还有化肥农药,她也肯听我的意见……”

  “你们正说我呢?”田翠翠提着一大包东西走过来笑着问。

  “郑峰在夸你,说你有文化,懂科学。”鲁盼儿笑着接过那包东西放在车斗里。

  田翠翠系上头巾,先用摇把将手扶拖拉机启动,然后才开着车上路,在突突突的声音中,她大声笑着,“张县长带我们修水渠时就一直说,用科学的方法事半功倍,当时我就记在了心里。前些时候听郑干事讲的科学道理,立即就下决心贷款买拖拉机。告诉你们,只春耕这些天,我挣回的钱就够还贷款的了!”

  “田翠翠,以后有了联合播种机、收割机,你也要带头买!”郑峰说起农业生产话就多了,“我们红旗公社这一带很适合机械化耕种……”

  在隆隆震耳的拖拉机声中,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科学种田,鲁盼儿发现自己根本插不上话。

  郑峰到了公社下车之后,鲁盼儿便笑问田翠翠,“你们关系很好呀?”田翠翠与自己同岁,在农村这个年纪的女子多半都结婚生孩子了,她却一直不找对象。但是刚刚的情形,似乎有点与平常不一样呢。

  田翠翠不瞒鲁盼儿,“我是看上他了,想嫁给他!”

  “你眼光不错,郑峰人很好。”不过,“郑峰怎么想?”

  “他还什么也不知道呢。”

  “我们是高中同学,关系还不错,不如我跟他提一下?”

  “不用,我这么优秀,郑峰一定会同意。现在最重要的是他妈妈,”田翠翠胸有成竹,“只要他妈妈同意了,我们就能结婚。”

  “他妈妈?”

  “对,他妈妈觉得儿子是个大学生,一直想让他娶女干部,不过我会让她明白我不比女干部差。”

  “你怎么知道的?”

  “我已经找媒婆去他家探听过了。”

  “你真勇敢,田翠翠。”

  “过去我不找对象是因为没有遇到合适的人,现在好不容易碰到了,当然不能放过!”

  阳光明媚,轻风吹拂,拖拉机行驶在大路上,两边的农田已经长出了青青的禾苗,两个人一同笑了起来。

  忽然田翠翠停了车,招呼正在赶路的人,“刘叔,上车吧。”

  “是翠翠呀,”刘叔说着跳了上来,掀起衣襟擦擦汗,“坐车上可真好,不光省劲儿,还能吹着风,真凉快——我可就借光了。”

  “这算什么,顺路而已。”

  没一会儿,田翠翠又看到了一个社员,也停车接了上来。她做生意这么久,人头特别熟,红旗公社的人,就没有不认识的。

  大家在车上闲聊,刘叔突然指着前面走路的人,“那个好像是你们八队的万红英?”

  “对,就是她。”田翠翠说着,却停也没停,直接从万红英身边超了过去。

  红英听到拖拉机声也下意识地转过头,看到了坐在拖拉机上的田翠翠和鲁盼儿,马上又重新扭了回去,低头走路。

  “只要我遇到公社的社员们都会请大家搭车,只有万家人除外!”田翠翠郑重地声明。

  都是一个公社的,万家与田翠翠的矛盾大家都知道,刘叔就赶紧笑着说:“我不是让你接她上车,就是看到了提一句。”

  鲁盼儿坐在拖拉机的拖斗里,看着被拖拉机甩得越来越远的万红英也没有一点同情之意。昔日的同学早把过去的那点情谊都磨光了,自己和田翠翠一样,不想与她再有任何来往。

  回家之后,鲁盼儿便打算去北京。

  这一次与寒假小住一个月不一样,她准备留在那边,因此要打算的事情特别多。

  家里的田要请人帮忙,吴九爷应该愿意的,他家人多,不愁干活儿;缝纫机、码边机、唱片机、收音机这些物件都是日常用的,要带过去;剩下的粮食也要办托运;房子钥匙放在宋春妮那里一把,请她定期过来放放风……

  当然,还要先给杨瑾写一封信,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让他不要因为自己不能参加高考而难过。

  鲁盼儿心里想着事儿,吃过晚饭到厨房里烧了热水,给两个孩子洗了澡,看着他们在炕上玩,“过几天我们就去找你们爸爸去了。”

  梓嫣正在炕上爬来爬去,听了妈妈说话便抬起头向她一笑,梓恒放下手中的小人书问:“妈妈,我们要去北京了吗?”

  “是啊,过些天妈妈就带你们去北京。”

  “太好了!”梓恒笑着拍拍,突然站了起来,“爸爸,爸爸!”

  鲁盼儿一扭头,就见杨瑾几大步走进屋,将扑过来的梓恒接在怀里,“是爸爸回来了。”又抱起爬过来的梓嫣,“又长大了不少。”

  “你怎么回来了?”鲁盼儿简直不敢相信,接着她又看到了张县长、刘主任、王晓霞,还有几个不认识的人走了进来。

  “这是我妻子和两个孩子。”杨瑾笑着向大家说,又给鲁盼儿介绍,“我们学校的纪教授,这是博物馆的吴老师……我们正在做一个古代城墙的课题,特别到襄平县来考察,顺便来附近寻找古代的堡城遗迹,今天大家就住在我们家了。”

  鲁盼儿笑着与师兄、刘北招呼,又与纪教授、吴老师等人握手,“欢迎你们来!赶紧坐吧。”又转头问杨瑾,“大家吃晚饭了吗?”

  “我们在襄平县吃过饭才过来的。”张县长笑着把梓恒、梓嫣接到怀里,一人亲了一下,“伯伯最想的就是你们!”

  已经傍晚,鲁盼儿给两个孩子都换上了棉布睡衣睡裤,穿着又舒服又不怕夜里着凉——她一向爱打扮孩子,就是家常衣服也很用心,样式简单又合体,梓恒穿的是浅蓝色,梓嫣的是浅粉碎花,漂亮的衣服将两个孩子愈发显得粉妆玉琢。

  大家都喜欢不已,围着两个孩子转,纪教授从张县长手中接过梓嫣,左看右看,“很像于教授呢。”杨瑾的母亲姓于,他们原本都熟识的。

  张县长点点头,“那是自然的。”

  纪教授比张县长年长,可在杨教授和于教授面前也是后辈,想想当年的情形,“他们要是看到这一对孩子,还不知怎么高兴呢。”

  张县长不由得感慨,“不想十几年之后,杨瑾能重新考回燕京大学,跟着你做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