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0章(1 / 2)





  为何宣的是韩塬瀚而不是韩孟?

  韩孟虽为官多年,可也没能看出这到底是何兆头。

  韩塬瀚则赶紧更衣进宫去了。

  得了准,进了御书房,见里头竟然还有其他人,但他只认得霍榷。

  韩塬瀚不敢多看其他,离御案数步之距驻步,恭敬跪拜参见。

  祯武帝边朱批,边让他平身。

  皇帝不说话,其他人自然也不敢做声的,韩塬瀚忐忑着站霍榷之下,却见霍榷在暗地里安抚他,示意并非是坏事,才稍稍安下心来。

  约一柱香后,祯武帝方放下御笔,“惠妃很是记挂家里,家里可好?你父亲身体还可好?”

  闻言,韩塬瀚只觉得全身一寒,若是真是韩施巧记挂家里为何不让韩姨妈进宫相见,可知实情并非如祯武帝所说。

  韩塬瀚悄悄看了霍榷一样,只见他点头,对自己心中的猜测又确定了几分,出列躬身下拜,回道:“启禀陛下,臣实不敢瞒,自惠妃娘娘进宫后,家父日思夜想身体早大不如前了。”扑通跪下,叩头,“恳请皇上准家父致仕回家休养。”

  祯武帝这是又拔了个萝卜,得个坑了,连连点头很满意韩塬瀚的识时务。

  出来时,韩塬瀚疲惫不堪,和霍榷一道出的宫。

  等出了宫门,韩塬瀚拱手拜谢霍榷,“谢霍大人出手相助。”

  韩塬瀚这谢表面上是在谢方才的暗示,实际上是在谢他救了韩施巧。

  霍榷自然是明白的,却满面怅然,失落道:“那不过是下下之策,若是海棠儿在,定能想出更好的法子来。”

  韩塬瀚不知袁瑶的乳名,故而不知霍榷所说的海棠儿到底是谁,可霍榷的落寞和憔悴他却是看明白了的。

  刚要问,霍榷却与他道别,上轿离开了。

  韩塬瀚前脚到家,后脚就有内监捧旨而来了。

  果然是准韩孟致仕的圣旨,美其名曰,念其思女伤身,特准辞官休养。

  本以为这便算完了,不想圣旨后头还顺带提韩塬瀚做了个小御史。

  听完旨意,一心想往高处爬的韩孟,没想却栽了个大跟头,立时厥了过去。

  韩姨妈暗暗拍手称快的,如今韩家的一切供给全都是郝家所给,而韩孟又丢了官,只要她掌握了二儿媳妇,就等于掌了全家的大权,于是回头便找人去郝家议与韩塬海的婚期。

  这一月里,韩家几番变更,但也终落了平静。

  而躲在唐家袁瑶,却未能得回她的“平静”,且还生了意料之外的状况。

  “姑娘。”青素回头看看门外催促她的田苏两位嬷嬷。

  这一月来袁瑶的心绪不佳,青素不想扰她烦心的,但这事可耽搁不得,便鼓起勇气道:“姑娘你好些日子没换洗过了,要不请个大夫来瞧瞧?也好调理调理。”

  青素就见袁瑶原拿书的那手倏然将书抓得皱紧。

  其实袁瑶也留意到了,只是她不敢想,心存侥幸道不过是经血不调迟几日也是有的,再几日便好了。

  但几日又几日的过去了,依然没见小日子来。

  见袁瑶不做声,田嬷嬷便奈不住进来了,哄道:“姑娘就看看吧,你还年轻要是做下个不调的病根可不好。”

  其实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吧,只有她一个在自欺欺人罢了。

  袁瑶用力地闭上眼,好一会才点点头。

  大夫是唐家出面请来的,最是口风紧的。

  这位大夫虽不擅长妇人病,但要确认是否是孕脉却是容易的。

  大夫也不像别的那样,一得是喜脉便道喜,只见他抚抚长须,看了看在帐幔后的袁瑶,这才对田嬷嬷道:“是喜脉,不过心有郁气无益于胎气,少些心思才好啊!”

  说完,写了个调理的方子,拿了青素递来的药礼,便走了。

  房里不见喜悦,青素勾起帐子,只见袁瑶失魂落魄地坐在床上。

  一个怀有身孕的姑娘家,在这世上绝难生存的。

  青素不由劝道:“姑娘,要不告诉霍大人吧。”

  袁瑶就像刚被唤回心神般,幽幽道:“不,不能,侯府绝不能容了我们母子的。”

  上回郑爽来说二奶奶出事了,田嬷嬷曾问过,得知是王姮早产了,而且差点一尸两命,于是便道:“前儿个榷二奶奶的身子刚好又没坐住,他们那样的人家怕是容不得庶长子的。”

  不管房里说些什么,但请大夫这动静郑翠是知了的,乍闻袁瑶怀孕了郑翠差点没高兴得喊了出来,心中不住道:“终于能进侯府了,霍家绝不能让血脉留在外的。”

  郑翠立时便琢磨着怎么出去报信。

  住了一月,郑翠和唐家的下人也熟悉了,塞了银子说是出去捡药,便从后门出去了。

  唐家的人知道袁瑶刚请了大夫,可能得什么不好说的病症,不想让外人知道,不便让他们唐家的人去捡药,这才许了郑翠出去也是有的,也就不疑。

  这郑翠一路紧赶慢赶往城里去,也算她有些运气,正好在恩荣街的街头碰上了回来的霍榷。

  最先看到郑翠的是郑爽。

  “姐。”郑爽瞪大双眼,大叫一声,后急急忙忙下了马,“你们都到哪里去了?让二爷好找啊!!”

  霍榷掀开轿帘,见果然是郑翠,登时冲出来一把揪住了郑翠,把她揪得生疼也顾不上了,嘴里急问道:“你家姑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