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8节(1 / 2)





  他接收了记忆, 难得有些诧异。

  这一次的身体, 居然难得没有做对不起他人的事。

  准确的说,从没有过害人的心思。

  原主的身份是农家子弟, 别看这屋子这么破旧的样子, 家中在村里也算得上是比较殷实的人家,要不然也不能供得起他读书。

  这是一个大家庭,爷奶都还健在,因此家里也没分家, 原主父亲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上面有两个哥哥, 当初他们相继成亲,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两人的妻子生的孩子都是女儿,等到家中有了三个孙女时, 原主父亲成亲,得来了原主这个儿子。

  因为是家中唯一孙子的缘故, 原主十分受宠爱, 这份宠爱在他五岁时家中大伯娘也生下了一个儿子后稍微减少, 毕竟长辈都疼小一点的孩子。

  这个朝代, 一般都是长子或者嫡子继承家业,剩下的孩子们能够分到的产业寥寥无几,所以次子只能在还未分家时努力的多占便宜,原本原主父母以为家中只有自己儿子这么一个男丁,以后分家肯定能分的不少,可没想到大嫂居然也生下了一个儿子,长子所出的男丁,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可都比他们的儿子金贵。

  更何况这五年因为自己是家中唯一男丁父母的关系,两人在家里早就习惯了什么事都能说得上话,两个哥哥嫂嫂都对他们忍让,现在一感受到待遇不比往常,哪里能不着急。

  他们倒是没起什么害大哥大嫂孩子的心思,只是用着偷偷攒下来的钱去找了算命先生,假装偶遇,给原主爷爷卜了一卦,说原主头顶有紫气,以后是做大官的命。

  这对于做了一辈子泥腿子,对着城中看门的士兵都要点头哈腰讨好的原主爷爷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了个大金块。

  他对算命先生的话深信不疑,要不然人家怎么会不收钱呢!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深信不疑,原主的待遇如父母所愿的一样回到了从前甚至比从前更好。

  他从小就被灌输着要好好学习,以后科考做大官,一开始只是爷爷奶奶这么说,后来父母也这么说,等到最后,即使原主那时候连个童生都不是,村里的人见了面也要恭维两句他以后是要做大官的人,发达了可不要忘记乡亲们。

  可古代的科考比起现代的高考而言可是难多了,毕竟那时候无论是世家权贵还是农家子,都会为了科考竭尽全力,尤其这个叫做魏国的国家此刻正是盛世,人口众多,科考更加相当于是千军万马过一条独木桥。

  原主并不聪明,在长辈给与施加的压力下,他只能硬逼着自己去学,去背,之前还好,虽然过程比较艰辛,原主还是通过了院试,也让他成功成为了秀才,在刚刚松了一口气时,周围人坚信不疑的彩虹屁又让他陷入了巨大的压力中。

  所有人都觉得科考对于他来说轻而易举,就连当初花钱请来算命先生的父母也都在周围人的影响下觉得他可以,可只有原主知道,他并不可以。

  但他不能说自己不行,因为现在是家中倾全家之力供他读书,让他拜了夫子在城中入学,他在外的风光,是靠着全家的节衣缩食得来的。

  如果现在他放弃,又怎么面对家人?

  在这样的压力下,原主每天只敢睡两个半时辰,基本上是一清醒就开始看书学习,他脑子不是很聪明,却也不笨,靠着这份勤奋和不要命的学习,运气很好的又通过了乡试,成为了一名举人。

  按照接下来的流程,就是上京考会试。

  家中兴奋无比,更加坚信当初那个算命先生说的没错,原主就是天生要当大官的命。

  上京赶考是需要钱的,虽然族中出了些,但他们族里穷困,也没什么有钱人,能凑出来的不多,原主名次不高,也无人来巴结送钱,只来了几个媒婆,为原主与城中富人家的小姐说媒。

  这几门亲事被原主爷爷坚定不移的拒绝。

  他孙子那可是当大官的,怎么能娶商人女呢。

  没钱,那就凑。

  原主眼睁睁看着家里人商量着卖地供自己上京赶考,心中煎熬无比。

  他终于忍不住,跟长辈说自己不想再考,只想用这举人身份侯缺。

  这话一出,立刻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

  家人只以为原主是担心凑不出钱来,安慰他道家里一时吃点苦没什么,等到他以后当了大官家中自然能起来。

  原主的阻拦一如既往地没什么效果,家中卖了田地,凑齐了钱交给他,让他上京赶考。

  可他自觉自己能够考上举人已经是大运,会试聚集了全天下的举人,他哪里能有这个本事能从其中脱颖而出。

  原主忧虑越来越重,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身体渐渐不太好起来,等到上京赶考的时间一到,他拖着无力的身子上了马车,本想放手一搏,没想到一到京城他便发了寒症,冷冷热热一直没能好,手中原本打算回程的钱也都用来请了大夫,会试的前一天,原主才刚刚好一点,只是这段时间他昏昏沉沉,心中竟是一点墨水都没有。

  在那天下午上街时,他发现有一个人正在鬼鬼祟祟的对着一名衣着华贵的公子说着什么,那名公子脸带犹豫,两人对话一番,一同相携离去。

  地上有一个竹筒,显然是两人遗落,原主捡了起来追上去想要还给他们,却找不到两人身影。

  他打开竹筒,却发现里面居然是一些题目。

  当时市场上已经有卖各种历代会试试题或者是押题,原主只以为那人也是卖这个的,打开了看了看,发现这些题目出的难度的确颇高。

  他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件后悔的事,将这些题目回了客栈自己做了一遍。

  会试当天,原主惊讶的发现,自己买下的题目和笔下的题目一模一样,他下笔如有神祝,放榜时,居然是第一名,会员。

  他所住下的酒楼里的掌柜客人纷纷来祝贺,那些傲气的才子们也都用着艳羡的视线望着他,来向他道喜。

  只有原主心中惶然。

  他知道,他的成绩是偷来的。

  他能够隐瞒的过会试,殿试怎么办?

  科举作弊可是死罪,他死不要紧,连累了家人怎么办。

  听说殿试是由众位大人写出题目来交上去由皇上选出,现在就算是想买试题,这又怎么买得到。

  原主吃不下睡不着,在又一次看到那个遗落题目的人,他咬牙追了上去,最终成功买到了殿试的题目。

  虽然有很多,但他还是咬牙全部都记了下来,等到殿试时,果然见到了熟悉的题。

  原主并不是天才,学识也不佳,但他有着一张好皮囊,在众多贡士中称得上是皎皎明月也不夸张。

  皇帝笑言,他的学识与他的相貌十分匹配,当庭将他点为探花,问过是否婚配后,便赐婚长公主。

  原主就这么一跃成为了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