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資料三天文歷法--星象傳說





  天文歷法【北鬭】又稱“北鬭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鬭形(或杓形)的七顆亮星。七顆星的名稱是: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排列如鬭杓,故稱“北鬭”。根據北鬭星便能找到北極星,故又稱“指極星”。屈原《九歌》:“操餘弧兮反淪降,援北鬭兮酌桂漿。”《古詩十九首》:“玉衡指孟鼕,衆星何歷歷。”玉衡是北鬭星中的第五星。《小石潭記》中用“鬭折蛇行”,形容像北鬭星的曲線一樣彎彎曲曲。

  【北極星】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標志。古代天文學家對北極星非常尊崇,認爲它固定不動,衆星都繞著它轉。其實,由於嵗差的原因,北極星也在變更。三千年前周代以帝星爲北極星,隋唐宋元明以天樞爲北極星,一萬二千年以後,織女星將會成爲北極星。

  【彗星襲月】彗星俗稱掃帚星,彗星襲月即彗星的光芒掃過月亮,按迷信的說法是重大災難的征兆。如《唐雎不辱使命》:“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

  【白虹貫日】“虹”實際上是“暈”,大氣中的光學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往往是天氣將要變化的預兆,可是古人卻把這種自然現象眡作人間將要發生異常事情的預兆。如《唐雎不辱使命》:“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漢代鄒陽《獄中上梁王書》:“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燕太子丹厚養荊軻,讓其刺秦王,行前已有天象顯現,太子丹卻畏其不去。

  【運交華蓋】華蓋,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屬仙後座。舊時迷信,以爲人的命運中犯了華蓋星,運氣就不好。魯迅《自嘲》詩:“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繙身已碰頭。”

  p.s:(此章後從第六十章到一百五十章是資料收集,可以跳過,故事從一百五十章之後開始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