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5节(1 / 2)





  常海生背地里对常如欢道:“薛陆很有悟性,有些见解我都想不到,我敢确定,只要他保持现在的读书势头,今后一定能超越我。”想到后年薛陆若是考上举人,或许他们翁婿俩还能一块进京赶考呢。

  常如欢显然也想到这个,笑道:“这都是爹教导的好。”

  常海生不以为意,自嘲的笑了笑,“我的学识现在教导他还可以,以后可就说不准了。”

  他比薛陆胜在年长,读书时日长,对实事理解的透彻。薛陆短在年轻,读书少,积累少,缺少经验上。

  但这一年来薛陆的进步实在迅速,在县学里那些夫子从对薛陆的不在意到现在的青睐有加不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常海生觉得薛陆超越他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更何况薛陆身边有自己的女儿看着,他女儿现在是什么脾性他看的清楚,难得的是在他人看来耻辱的事情在薛陆处还乐在其中。

  常海生现在有些庆幸,幸亏自己女儿嫁给了薛陆,一旦嫁给平常的男人,自己的女儿估计活不了几年吧。

  “爹,这次薛陆考试我不打算去了。”常如欢对常海生道。

  常海生惊讶,“为何?”当初薛陆考府试的时候他就不赞同她去,可她和薛陆商量好了非得要去,现在都到院试了居然又不去了。

  常如欢道:“夫君以后若是考上进士做官,身边总该有其他的族人帮衬,所以我想着这次让他的侄子跟着出去见识见识,今后也能有个帮手。

  这时代做官都是以家族作为后盾,并非一人之力就能在官场站稳脚跟,她是个女人,后院的事她有把握处理好,可一些外面的事却要其他靠的住的人帮忙了。在这家族利益于一体的时候,只有自己的族人可以相信,更何况薛陆最不缺的就是侄子呀。

  他的大侄子比他还大呢,当然小的才刚出生一切未知,现在长成的经过锻炼以后就会是薛陆的好帮手,还能让几个哥哥嫂嫂家里好过一些。

  常海生凝眉一想,觉得也是这样,只是他这边.....他的几个兄弟还有侄子他是不愿意用的,他宁愿一个人在外艰难,也不想和那些人有牵扯了。

  “也好,只是人选你们得考虑清楚。”常海生嘱咐道。

  常如欢和常海生说完之后转头就和薛陆说了她不去的事。

  薛陆急了,“娘子,你为何不去了?上次有的地方还没去,我还打算这次带你去看看呢。”

  常如欢看着他的样子皱眉道:“你什么时候才能成熟一些啊。”

  “这、这和成熟有什么关系....”薛陆有些纳闷,娘子怎么好好的就不愿意去了呢?

  常如欢便将和常海生说的话又和薛陆说了一遍,薛陆沉默半晌道,“那就让薛博和薛东跟着去,但娘子也可以去啊。”

  “我不去了,有他们两个小的照看你我就放心了,我在家得写话本子呢。再说了来回的牛车实在颠人,我可不愿受这罪了。”

  一听是这原因薛陆才放下心来,他也心疼常如欢,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两人商议定了,第二日薛陆便托人带口信回家,家里的人得到消息可高兴坏了,尤其是柳氏和吴氏,嘴都咧到耳朵后面了。

  小叔子考上童生没忘了他们呢,没看着让他们的儿子跟着去府城见识见识吗。

  周氏心里五味杂陈,若是她也有儿子,或许现在也能跟着去了吧,可惜她们分家这么久,就连出嫁的女儿都怀上了,她还是没能怀上。

  而小钱氏则暗恨不是时候,她的孩子太小了,还不会走路呢,沾不了光呀。

  到了七月底,薛陆带着薛博和薛东告别常如欢等人又踏上了府城之路。

  第63章

  薛陆走后,常如欢一下子闲了下来, 有了空闲她便又开始写话本子, 之前她就想过上次写落魄书生的名门闺秀妻子, 这次则写富家公子与农门姑娘的故事。别看这两个故事只是掉了个,但反响肯定会不同。

  因为看这种话本子的还是富家小姐居多,她不敢肯定这些富家小姐会对这种产生共鸣。

  提笔在纸上写好书名, 然后缓缓写下大纲, 就听见常如年在外面喊她, 常海生父子并不知道她写话本子的事, 常如欢听到喊声赶紧将纸张收拾起来, 然后应了声出去。

  常海生正坐在院中纳凉, 手边放了本书, 身旁的矮几上还放着茶水,一派闲适自得。而常如年坐在一旁, 见她过来欢快的叫了声姐姐然后搬凳子给她坐。

  常如欢夸奖他两句坐下,道:“爹您叫我?”

  常海生点点头, 然后从袖中抽出一个信奉递给她,“打开看看。”

  信?

  常如欢打开,却发现是一张地契, 一张三十亩地的地契,而且位置靠近薛家庄。

  “爹,这是?”常如欢很奇怪,他爹以前穷的叮当响,中了举人后虽然有一些镇上乡绅惯例的补贴, 根本没有其他的收入。就是他的束修也多用在日常生活上了,而且他还要留着银两进京赶考,他哪里来的银子买的地呢?

  常海生端起茶杯喝口茶,神情轻松,“这是补给你的嫁妆。”

  常如欢大惊,赶紧将地契还回去,“爹,这使不得!”

  “怎么使不得。”常海生挑了挑眉,解释道,“你成亲的时候家里正穷,爹还是用你嫁人的聘礼治的病呢,现在爹手里有些闲钱,总该给你置办一些嫁妆。”

  “那也不行,这都嫁人一年多了,哪能再要嫁妆,何况爹还要进京赶考,弟弟还要读书,哪一项不花银子,爹,我不能要。”常如欢自己有银子,加上薛陆跟人入伙海船的利润足够他们生活了。更何况她还在写话本子,这都是他们的收入。

  常海生不接,摇摇头道,“进京赶考还得等三年后,我每月还有束修,足够你弟弟读书了。况且三年我也还能攒些其他的,一定不会耽误考试的,你放心拿着就行了。”

  对于女儿,他始终觉得亏欠,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当然想帮衬着女儿了。

  常如欢看着他爹,张了张口,“爹,真的不用,我们有银子。”

  常海生笑了笑,“爹知道,薛陆与我说了他入海船的事,但这事风险大,入了也就入了。就是你偷偷写话本子的事,爹也知道,但这三十亩地是爹给你的嫁妆。就算你有再多的银子这些你也得拿着。”

  写话本子这事被戳穿,常如欢有些尴尬,“爹都知道啊。”

  常海生轻哼了一声,“这还能瞒得过我?”实际上他只是猜测,没想到自己炸了炸她就乖乖承认了。”只是他不喜欢看话本子,也只是偶尔间听见薛陆和她说话猜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