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节(1 / 2)





  钱氏一听儿子不出去玩知道上进了,立即高兴起来,给常如欢分饭食的时候都比往常多了些,早就忘了昨日常如欢的顶撞。

  早饭后常如欢便和往常一样让薛陆先回去自己读会儿,然后自己去洗衣服收拾屋子了。

  等她收拾屋子的时候她发现薛陆时常瞅着她傻笑。

  被常如欢抓个正着,薛陆只嘿嘿笑着,然后正襟危坐又仔细念书了。

  一上午,常如欢给他讲解了一些论语,然后让他背诵,很快就过去了。下午歇晌后常如欢又让薛陆练字。

  好在薛陆年纪不小,腕力还不错,常如欢对于他的字一个字一个字的纠正,颇为费工夫。

  这时代纸张贵重,之前家里存着的纸张用了几天后便出现了短缺。

  两人一合计便打算过两日去镇上买纸张。

  买纸张就需要用银子,薛陆大包大揽的便去找钱氏了。

  可这时候钱氏也犯了愁。眼看到了收冬小麦的时候,每年到这时候都有一些地会卖出或者租赁,薛家人多,地虽然有十几亩,可架不住人多吃的也多,而且薛陆读书又是烧钱的行当,一来二去家里想添些地都捉襟见肘。

  薛陆是瞅着吃了晚饭大家都走了的时候单独和钱氏说的。若是往常钱氏二话不说也就拿银子给他了,可薛陆娶亲光聘礼就花了十五两,摆酒席什么的又花了五六两,家里攒的那点子银子早就去的七七八八,如今也就剩了十六两银子,满打满算的也只够买两亩好田了。

  可纸张贵,去买一趟恐怕少不得三五两银子。

  钱氏皱眉,“一点都没了?”

  薛陆不知钱氏的难处,点头实话实说,“还剩三五张了。”

  钱氏点头,那确实耽误不得了。

  “你先回去休息,娘和你爹商量商量。”钱氏道。

  薛陆不懂钱氏为何这次给钱如此不痛快,但是他也没多想,反正他娘早晚会给银子给他,于是就说了声回了自己房里。

  薛陆走后,钱氏对刚进来的薛老汉道:“老头子,这可怎么办,地咱们想买,可陆儿读书也耽搁不得啊。”说着便将薛陆要银子买纸张的事告诉了薛老汉。

  薛老汉一辈子老实,平时更是沉默寡言,他拧眉听完,也只是叹了口气,“唉,要不让陆儿先缓些日子?”

  钱氏纠结:“这陆儿好不容易对读书上心,我听老五家的说陆儿很是聪慧,只是之前贪玩些罢了。”

  钱氏一句贪玩便将薛陆之前几年浪费的银子抹了去,若是柳氏等人听见,少不得一顿闹腾。但薛老汉是薛陆的爹,虽然对自己儿子有所不满,但是也是满心希望薛陆能够好好读书能够考取功名的。不说考取状元,就是考个秀才回来,那也是几代人都种地的薛家祖上烧了高香了。

  “明儿再说吧。”

  遇上这种拿不准主意的事薛老汉一向不愿多想,明日再说吧,也许明日老婆子就有法子了呢。

  而薛陆回了房,两手空空的回来了,常如欢道:“和娘说了?”

  薛陆郁闷的点点头,“娘先让我回来了。”

  而常如欢思量一番,却觉得钱氏估计那边没银子了,如果不然以钱氏的性子绝对不可能拖着。

  所以第二日吃了早饭常如欢先把薛陆打发回去读书,自己留在了最后。

  钱氏看出她有话要说,还以为常如欢是找她要银子,便道:“你先回去吧。陆儿和我说了。”

  常如欢一笑,道:“娘,是不是家里银子不够了。”

  钱氏一惊,抬头看她,“谁告诉你的?”眼睛警惕的看着常如欢,心里思索这媳妇还能知道家里多少银子不成?

  常如欢在凳子上坐下,对钱氏道:“没人告诉我。只是我想着这段时间我们成亲肯定花了不少银子,现下又快到了收冬小麦的时候,有些地可能也要买,是怕家里银子不够,所以我想和娘说,若是银子不够,我这里还有五两嫁妆银子,给夫君买纸张的银子就从我这边出吧。“

  钱氏淡淡的看她一眼,道:“薛家还没到用媳妇嫁妆银子的时候。”

  这些日子外面传的很不好听,说薛陆扒上会读书的媳妇,每日和媳妇关在家里不出门,也不知道在屋里做啥。

  这些闲话钱氏自然不会当真,可若是她真的用了常如欢的嫁妆银子,那薛家就真的理亏了,到时候闲话更不知道传成什么样子。

  常如欢却没料到钱氏会如此说。钱氏为了小儿子读书,不惜得罪几个儿媳妇也要将全家住在一处,一家子的嚼用更是紧紧握在手里。却不想钱氏居然是个不动媳妇嫁妆的婆婆。

  常如欢想到几个嫂子,一时间心里颇不是滋味。说到底这个家是被薛陆拖累了。几个大哥大嫂连带着孩子都是老实能干的人,若是分了家,想必他们都能过的很好,只是因为有薛陆的存在,一家子勒紧裤腰带,大的小的委屈着就为省银子给薛陆读书。

  “可是.....”

  钱氏皱眉,“没什么可是的,银子你留着傍身吧,等陆儿赶考的时候,少不得要用银子,到时候你再添上不迟。”

  常如欢无奈,只好点头,“那好吧,不过我听说县城的书铺可以抄书赚钱,或许我可以试试。”

  钱氏点头:“这些都随你,只别耽误陆儿读书便好。”

  婆媳两人没那么多话要说,常如欢便出门去了。

  吴氏正从屋里出来,凑到柳氏跟前咬耳朵,“你说娘刚才和老五家的说什么呢。”

  柳氏恨恨的说:“婆婆的心都偏的外面了。”她瞥了眼五房关上的房门,继续道,“就婆婆的儿子是个宝,咱们的儿子就活该是棵草。老五每日读书以后有出息,可咱们的儿子每日还在地里干活呢。”

  她这一说,吴氏眼珠子却转了转,于是和柳氏打哈哈两句,便匆匆回了二房的屋子。

  “唉,你不洗衣服了?”柳氏见吴氏匆忙走了,赶忙喊道。

  吴氏回道:“待会再洗。”她突然有个绝妙的主意,可得赶紧和儿子说去。

  “哼,偷懒就偷懒吧还找理由,衣服早晚不都得洗。”柳氏嘟嘟囔囔的说完看到三房八岁的薛菊正费力的洗衣服,顿时不说话了。一撇头见小柳氏默不作声的洗衣服,顿时哼了哼,将自己手头的衣服扔了过去,“都洗了。”

  小柳氏看了她一眼,不敢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