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2章拜访(1 / 2)





  赵经纬在茶楼里所有社长七嘴八舌的挽留下,施施然地出了门。

  等那包厢门关了,赵经纬还在拐角那儿略等了会儿。

  没有半个人出来拉他。

  他心里苦笑了一声,摇摇头。

  自作孽不可活啊,听到有钱赚,真的是如同逐臭的苍蝇一般,再也看不到其中潜藏的陷阱。

  他一边为包厢里的人们默哀,一边为自己默哀。

  在汴梁城混了几十年,登上蹴鞠界龙头老大的位置也差不多快十年了,自问一向与人为善,急公好义,不说把大家带到多高的高度,至少哪家短了什么,他都会伸个援手。

  没曾想啊……

  也好。

  赵经纬心里的气很快就平了下来。

  这样他就不用纠结了。

  几个时辰之后,天黑了下来,赵经纬站在种府门外,对门子小声询问:“种衙内回来了吗?”

  …………

  种彦谋折腾了一整天的画。

  今天他进了宫里,和皇帝探讨了一下光影的变换,顺便科普了一下印象画派是如何将色彩表现得那么朦胧,却又将我们想象中的场景表现得如此贴切的。

  宋徽宗爱死了印象画派的画技,一叠声地把殿前司的人都打发出去,缇骑撒遍整个大宋,连大辽都没放过,只为了替皇帝寻找最好的颜料。

  关于颜料方面,种彦谋记得非常模糊。

  油画的颜料好像是采用亚麻油,加上各种矿物或者植物提炼出来的颜料调和制成。

  但是具体的矿物质,种彦谋就没太多印象了。

  毕竟他学得比较多的是素描,油画方面不是农学需要的方向,种彦谋涉猎很少。

  除了像是朱砂、靛青、麻黄之类的用得非常广的颜料原料之外,剩下的颜料原料,他竟是一概不记得,只好让皇帝派人去寻访,硬生生地在这个时代,多出来个万色纲来,意思是要收集齐一万种颜色……

  种彦谋也无可奈何。

  他甚至能听到,过个千年之后的电视里面,说不定就会放这段历史的电视剧。

  里面的配音是这样的:“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赵佶昏君当政,对百姓横征暴敛。奸臣种彦谋蛊惑君王,生造出来万色纲,搞得天下民怨沸腾……”

  算了,既然木已成舟,再纠结那些也没必要。

  好在这个万色纲现在只是采样,还不涉及开采与生产。

  真正会引起民怨的,是后期的开采生产环节,横征暴敛也主要是在那些环节体现出来。

  等到那个时候,估计金兵都要南下了,宋徽宗哪里还有时间折腾这些事儿呢?

  回到家里,刚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才觉得浑身清爽下来,就听到门子小意地前来报告道:“衙内,前边来了个人拜访您,说自己叫做赵经纬。”

  种彦谋正在书房里等伙房送饭菜过来,想了好一会儿,还是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却不记得在哪里听过。

  种彦谋皱了皱眉:“他是做什么的?”

  “据说是齐云社的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