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8节(1 / 2)





  “给我们七斤排个辈分怎么说都是咱爱新觉罗家的家事,您是当家人,还做不了这个主?”胤禟闷声闷气说,“我都给废了,宗室那些老东西还要拦着连个安慰也不给?不能给我留点念想?不让我骗骗自己?这日子过着还有什么滋味呢?”

  要论逼死亲爹的能耐,真是鲜少有人比得上胤禟,他这段话全是鬼扯,康熙听着觉得心酸极了。

  康熙叹口气道:“老九啊,你也别灰心,你想要儿子皇阿玛挑个好的过继给你。”

  胤禟原本是站着在说,听到这话他噗通就跪下了,应说:“我宁肯守着闺女过日子也不要过继来的儿子!又不是亲生的怎么疼得起来?还是叫他日日提醒我你是个废人?这事您别再提了,只说让七斤随个辈分行不行?”

  一般说来不行,但康熙不敢讲,生怕刺激到他。

  可胤禟就跪在殿内,非要求个说法,康熙伸手在太阳穴上按了按:“老九你先回去,这也不是小事,容朕想想。”

  胤禟咚咚咚给他爹磕了三个响头,转身就出去了,等到背影看不见脚步声也听不见,康熙才拍拍胸口。果然,冷静理智一切正常才是最大的反常,胤禟这样子简直吓死人了,他方才就一个感觉,假如自己一口回绝胤禟笃定能干出大事来,说不准就一头撞死在殿里。

  歇斯底里不可怕,崩溃大哭也不可怕,就怕他冷静过头。

  康熙静坐了一会儿,随后就说年前想去趟清泉寺同弘安法师论佛法,又说要带几个儿子同去,吩咐底下准备起来。

  皇帝要出宫,排场总不能少,索性清泉寺就在京郊,去来不过一日功夫。康熙是冬月间去的,胤禟也在随行之列,宁楚克则留在阿哥所看顾七斤。甫一到地方,康熙就让弘安法师替胤禟看了,问他有没有儿女缘分,弘安法师请康熙借一步说话,两人独处了半个时辰,谈了些什么没外人知晓,出来之后法师问胤禟今年是不是添了一女,胤禟颔首,他又道:“你这闺女得当儿子来养,随儿子的辈分,成年以前还得做儿子的装束,方能避劫挡灾,否则恐怕不好养活。”

  这回事,胤禟万万不知情,他真是吓得不轻,懵了半晌一把揪住弘安法师问说:“你说啥?你敢咒我闺女!”

  随行的几人之中,老四知道他的情况,脸色也不好看,至于其他兄弟并不知情,他们劝的劝,又有人死死抱住胤禟不让他动手,在别人都没注意的时候老十就要冲上去打人了!

  康熙咳嗽一声。

  “好了,在寺里吵吵嚷嚷成何体统?老九你冷静点,老十退回去,放开法师。”

  康熙心想老子容易吗?

  他走这趟就是因为弘安法师厉害,看相看的准,方才进屋之后,他问的就是胤禟的命格。

  法师回说,终其一生只得一女,命里无子,其女样样勇武不输儿郎,是个人物。

  命里无子的意思就很明白了,生不出,过继来的也没有。

  听到这话,康熙立马就妥协了,说什么要当儿子来养取儿子的名才能活那都是他授意弘安法师说的,有这个说法,才能去劝服宗人府的宗令。为了让弘安法师配合做戏,康熙也不容易,他说了好些个佛理,又说什么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胤禟心里唯一的指望就是这闺女,不遂他意,指不定能干出什么大事来。

  康熙这说法,的确应了胤禟的命理,他真是个下了决心就豁得出去的人。

  弘安斟酌再三,应了康熙的托请,帮他做了个局。

  有了这个铺垫,康熙一回宫先安抚好胤禟,接着找来宗人府宗令,表达了要让七斤随弘字辈的意思。宗令起先不敢应,只是规劝,康熙就说只这样胤禟那闺女才能活,宗令还是没答应下来,他咕哝说:“……不过是个闺女。”

  康熙点点头:“皇叔说得没错,不过是个闺女,可这是胤禟唯一的闺女,往后再不会有,假如她折了,朕实在担心,怕老九会提着砍刀上门去找你赔命。”

  等等。

  这信息量有点大!

  什么叫唯一的闺女?

  难不成前头那些传言不假,九贝勒当真废了?

  九贝勒胤禟根本就是疯狗,又是一条阴狠的毒蛇,宗令想起因为自己的阻拦让他闺女没养活,夭折了,那后果他恐怕承担不起。

  皇上还能和痛失爱女的亲儿子计较?胤禟将他一刀劈了皇上恐怕还能帮着收拾善后,根本不会出面缉凶!

  还有四贝勒,九贝勒是为了救四贝勒才绝了后,哪怕他捅破了天,多的是人圆场,他根本无所畏惧!

  宗令一个腿软,差点坐到地上,他在开个先例和赌上自个儿身家之间最终还是选择了为胤禟开个先例:“皇上说的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既然弘安法师都这么说,咱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小格格出事。”

  康熙又叹口气:“要是大臣们闹起来……”

  “这是爱新觉罗家的家事!九贝勒有意,皇上愿意,宗老们同意,岂容他们置喙?做奴才的还管起主子的家事来!好大的胆子!”

  宗令还是挺有眼力劲儿,康熙非常满意,点点头:“这事就劳烦皇叔,再有,胤禟总是要脸面的,绝嗣那事儿你知道便罢,莫要外传。”

  “我办事,皇上放心。”

  ……

  胤禟压根不知道他爹因为怕他走极端做了多大的让步,之后没几日,旨意就下来了,皇上为孙女七斤赐名做弘曦,册郡君,封号福安。

  这道圣旨一出,朝中哗然,果然有不少人摩拳擦掌准备谏言。然康熙自继位起,搞过的大事还少了?以前太皇太后在世时,她老人家带头不允,祖孙吵到面红耳赤,最终还是听康熙的。

  就他这种行事作风,连圣旨都下了这事还能有改?

  当然没改。

  朝臣面面相觑,都指望别人顶上去做出头鸟,谁也不愿意自己第一个站出去。再加上宗令以及诸位宗老表态坚决,一副这是咱们家事和你屁相干的姿态,事情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那些看不惯的也就只能安慰自己,不就是个名字?从弘字辈不代表她就能变作男儿身并且袭爵顶门户,这么想,弘曦既弘曦吧。名字取这么大,谁知道她命够不够硬,说不准就让名字给压死了呢?

  这么安慰自己的同时,他们也没忘记酸崇礼两句。

  “九福晋真不是一般人,崇大人很会教女!”

  崇礼难得没跟这些人吵起来,他全程拧着眉心,感觉不对劲。这事有古怪,女婿发疯他能接受,皇上咋能这么轻松就顺他的意?没道理的。

  弘安法师那套说辞俨然没传开,崇礼不知情,他心里猛然跳出一个可怕的猜想,接着连呼吸都急促了。

  不可能吧。

  不会吧。

  难道前次受伤真留了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