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9章 丧子之痛(2 / 2)

她从来不是以德报怨之人。

宁贵妃此时伤心不已,哪里听得进她的话,仍在哭哭啼啼地呢喃着什么,眼中的泪水都似已流干,悲伤得难以自持。

忽的,她似想到什么,身子一抖,猛地抬头看向宋清欢,眸中迸射出通红含煞的目光,牙关一咬,恶狠狠道,“是不是宋琰?你说,是不是宋琰搞的鬼!”

宋懿若死,直接得利者自然是宋琰,所以宁贵妃会怀疑到宋琰身上并不稀奇。

这个时候,宋清欢自不好正面回答宁贵妃的质问,只沉声道,“还请娘娘保重身体。”

宁贵妃身子颤了一颤,通红含煞的眸子紧紧盯着宋清欢,说话间已有几分歇斯底里的姿态,“是宋琰!一定是宋琰!他一直就对懿儿诸多防备,一定是他,一定是他和宋清漪,趁此借此机会杀了琰儿,好除了自己的心头大患!”

说着,猛地扭头看向上首怒气沉沉的聿帝,嚎啕大哭道,“皇上,您一定要给臣妾做主啊!”一边说,一边拖着虚软的身子,跌跌撞撞地行到聿帝面前,“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请皇上给臣妾做主!”她哭嚎一声,朝聿帝磕了个响头。

“请皇上给臣妾做主!”又是一声清脆的磕头声响起。

宋清欢在旁冷眼瞧着,能看出聿帝此时神情已十分不郁。他眸色沉沉看一眼跪在下首的宁贵妃,终于低哑着声音开了口,“贵妃先起来说话。”

“皇上不答应臣妾,臣妾便不起来!”宁贵妃眉眼间全是倔强,仍在一下一下地磕着头,清脆的响声在大殿中不住回响,听得人触目惊心,很快,额上便渗出了鲜红的血迹。

聿帝大怒,看向立于一旁战战兢兢的宫女,“还杵在那里做什么?快扶贵妃起来!”

宋清欢冷眼瞟去,认出了那两名宫女正是宁贵妃身旁的贴身宫女,唤作芳蕊和芸蕊的,两人亦是脸色苍白,看得出精神状态也不大好。

被聿帝这么一喝,两人齐齐打了个冷战,诺诺应是,忙不迭上前,一左一右将宁贵妃搀扶了起来。

宁贵妃这段日子吃得都极少,身子虚弱得很,被芳蕊和芸蕊轻轻一拉,便被拉了起来,脚下却像站立不稳似的,浑身绵软地靠在芳蕊身上。

“怎的不伺候着贵妃好生在宫里休息?”聿帝眉头一拧,看向芳蕊,眼底怒气沉沉。

宋懿和宋暄之死本就让他十分难受了,不想,宁贵妃这个时候又跑来闹一通,让他心底如何能舒坦?

“回……回皇上的话,娘娘听说各位皇子帝姬回宫了,非得来见皇上,奴婢们……奴婢们劝不住……”芳蕊大了胆子,战战兢兢回道。

“没用的东西!”聿帝知道此事其实并不关这两个宫女的事,但宁贵妃毕竟刚丧子,自己自不好将怒火发泄在她身上。

芳蕊和芸蕊不敢辩解,呐呐应是,不敢多言。

此时,宁贵妃的抽噎声渐小,眼神空洞地望着地上,不知在想些什么。

聿帝深深叹一口气,到底怜悯宁贵妃痛失爱子,也不想追究她殿前失仪之责,朝她招一招手,“爱妃,坐朕身旁来。”

宁贵妃此时也似突然从滔天的恨意中清醒过来,眸中点点水光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层深浓的雾气。

她站直了身体,幽幽深瞳看向聿帝,贝齿紧咬,刚强中显出令人疼惜的柔弱来。

聿帝到底心软,又招了招手,再次唤道,“薇儿,过来。”

这次,他换了宁贵妃的闺名。

宁贵妃眸色一动,长长的睫毛一抖,终是挪动了脚步,朝聿帝的坐席走去。

站在大殿门口冷眼旁观的宋清欢见此,知道自己没什么留下的必要了,看一眼沉星,正准备悄无声息地退出去,却听得耳畔传来宁贵妃嘶哑的嗓音。

“舞阳留步!”

她的声音不小,带了久哭过后的喑哑,再加上此时正有穿堂而过的风吹入,吹得烛火噗噗,一时间颇有几分渗人的感觉。

宋清欢只得再次停了脚步,朝她望去,福身一礼,“贵妃娘娘有何吩咐?”

宁贵妃勉强克制住心中的悲痛,直直凝望着宋清欢,“舞阳可否上前一步说话?”

宋清欢脚步未动,只沉沉盯着宁贵妃。

倒是聿帝眉头一皱,开了口,“薇儿,舞阳一路舟车劳顿,今日已经很累了,有什么事,明日再说吧。”

“皇上,臣妾就问一句话,请皇上成全。”宁贵妃眸光浮动,眼中悲悲戚戚,眉眼间满是哀婉,看得聿帝到底生了几分怜香惜玉之情,重重叹一口气,“罢了。”

说罢,转了目光看向宋清欢,“舞阳,你便暂且再留一小会吧。”

宋清欢点头,神情愈冷,“贵妃娘娘有何话,请问吧。”

“懿儿他,是怎么死的?”紧紧凝视着宋清欢一瞬,宁贵妃一字一句开了口。

“在夺剑大会前的甄选赛中,被昭国二皇子君彻和昭国四皇子君瀚联手杀死。”宋清欢语声平静,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一般。

“你是如何得知的?”宁贵妃眸色一眯,眼底隐有凌厉飞出。

“事后派人调查得知。”宋清欢方才怎么同聿帝说的,这会便怎么回答宁贵妃的话。

“为什么……为什么懿儿被昭国皇子围攻之时,你们都不在她身旁帮忙?”宁贵妃盯着宋清欢,眸中似有怨色。

宋清欢心中冷笑一声。

这是要想方设法将宋懿的死怪罪到他们头上来么?

这一次,她没有立刻开口回答,而是古怪地盯着宁贵妃看了一瞬。

宁贵妃被她看得起了几分恼意,“怎么?为何不回答?”

宋清欢这才勾一勾唇,似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一般,“我以为,贵妃娘娘心中应该清楚得很。”一顿,语声染上夜色的沉凉,“大皇兄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太子皇兄和二皇姐心中又怎会不知?所以对太子皇兄和二皇姐而言,大皇兄并非他们的盟友,而是对手,又怎会同他一起行动?”

“那你呢?”宁贵妃犹自不甘。

宋清欢眼中讥色更甚,“自五皇兄封王之后,大皇兄和太子皇兄针对五皇兄的事,还少么?难道贵妃娘娘以为,大皇兄会愿意同五皇兄一起?至于我,我素来与五皇兄亲近,在他二人之间,自会选择与五皇兄一道。”

宋清欢说得坦坦荡荡,清脆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每说一句,宁贵妃的脸色就难看一分。

听到最后,她好不容易恢复平静的身子又开始颤抖起来,眼中有怨毒和怀疑之色。“为什么昭国的人不攻击他人,偏偏只攻击懿儿?”

听得她话语中的怀疑之态,宋清欢神情愈发清冷,“这个原因,贵妃娘娘怕是只能去问君彻和君熙了。”

长睫一眨,语声凉薄,“贵妃娘娘,死去的,不止大皇兄一人。舞阳心中如今的悲伤并不比娘娘心中的伤痛少。我所知道的,已经全部说给了娘娘听,至于娘娘信不信,那便不是舞阳能考虑得到的事了。”

说完这话,朝聿帝一福,“父皇,舞阳累了,能否先行告退?”

昭帝无奈地看一眼宁贵妃,朝宋清欢温和道,“去吧,好生歇着。”

宋清欢便不再迟疑,带着沉星走出了宣室殿。

出了殿外,天边已是星子斑斓,夜风凉如水,吹得人遍体生寒。

而此时更寒冷的,是她那颗心。

定定地看了天边些许,忽的转头看向沉星,“沉星,许才人如今住在何处?”

徐才人,便是宋暄的母妃。聿帝虽准备晋许才人未婕妤,但圣旨还未下,宋清欢便暂未改口。

“殿下,许才人住在钟萃宫偏殿。”

“你说,我现在去看她,合适么?”宋清欢语声幽幽,视线始终看着天边流光璀璨的辰星,眼底有浓雾缭绕。

她虽与宋暄交好,但却并未见过许才人几面。

许才人本只是宫里当差的宫女,一次,聿帝酒醉,偶然临幸了她。也是她运气好,与聿帝春风一度后竟怀上了宋暄,聿帝便册了她为才人。

只是终究出身不高,又不得聿帝的欢心,这么多年下来,也终究还是个才人。而此时凭着宋暄之故终于被升了婕妤,却愈发让人感到唏嘘。

“奴婢以为,殿下这一路思虑过重,如今情绪也不大稳定,不如先回宫歇息一晚,明日再去钟萃宫。”沉星担忧地看一眼宋清欢略显苍白的脸色。

她知道,殿下虽面上不显,但五皇子的死,到底对她打击巨大,甚至曾一度食不下咽,只是怕她们担心,一路上才勉强有进食。

宋清欢抬步下了阶梯,只觉眼前一阵眩晕,脚步不由踉跄一下。

沉星一急,忙上前扶住了她。

“殿下,您还是先回宫歇着吧。”见她这种状态,沉星更加担忧,忍不住又劝。

宋清欢脑中一片眩晕,身子也是虚弱无力得很,到底还是听从了沉星的劝,长长吐尽心中浊气,迈开步伐,往瑶华宫走去。

夏末秋初,夜风生凉,偶有巡逻的内侍提着灯笼经过,恭谨朝他行礼。

如此熟悉的场景,熟悉得,仿佛她从未离开过。

可是,到底是不一样了。

行走在这样青石板道铺成的小路上,想着从前宋暄的音容笑貌,内心又是一阵绞痛。没有了宋暄的皇宫,如今只是一片冰冷。

神思恍惚间,瑶华宫终于出现在了视线内。

宋清欢抬眸一打量,见夜色中,瑶华宫内灯火通明,仿佛一个温暖的港湾,正在等着她归家。可是内心却依然毫无涟漪,甚至觉得那灯火太亮,亮得她眼中一酸,又有泪水涌出。

走到殿外,正见在院中急急走来走去的流月,听到脚步声,流月抬头一看,眸中一喜,忙快步迎了上来,“殿下,您可算回来了。”

“嗯。”宋清欢有气无力应一声,径直往星月殿走去。

“殿下……”流月快走两步跟上她的步伐,“重锦姑姑在殿内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