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88章 薪火相传,与国同休(4600字)(2 / 2)


朱军德曾经是他的竞争对手,而且还是一位能力较为出众的竞争对手,只不过最后王老选了自己。这也是他一直疑惑的——真要说起来,他自认在开拓能力上,朱军德显然更胜一筹。

在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王老执掌的部门了。

特种养殖事业部,隶属于嘉谷农牧公司,包括了梅花鹿养殖业务、土鸡野鸭养殖业务等。

“物以稀为贵”,特种养殖的产品也是如此。由于技术门槛比较高、风险比较大、数量比较少,因此,其中的利润相对于传统的养殖业而言,利润十分丰厚。

王敬明没有直接给出解释,而是语气平静地问道:“我们部门虽然利润率高企,但就体量来说,可能还比不上养猪事业部的一个巨型养猪场。那么,小杨,你觉得我们应该大肆扩张特种养殖的规模吗?”

不管是从盈利的角度来看,还是从部门利益的角度来看,这似乎是一个不需要考虑的答案,有大钱赚为什么要说“不”呢?

但是杨策冷静下来,思考片刻后,给出了相反的答案:“我觉得不应该。”

“为什么呢?”王敬明似乎并不意外地问道。

“特种养殖虽然看似效益很好,但从产业链来说,技术、饲养方法、饲料、管理、药物、甚至还有市场等有关配套的要素都是不完善的。”杨策分析道:“而且,特种养殖做得再大,就影响力而言,都比不上一个养猪业。”

“说得好啊。”王敬明中气十足地笑了,颔首道:“小朱能力很不错,但就是看不透这一点,他只看到特养的高利润,看到美国所谓有机食品业务的高效益,就想在国内照搬……”

“集团为什么在美国就大力发展有机食品业务捞钱,而在国内就辛辛苦苦地发展养猪业、养牛业?归根到底,我们在国内是要首先满足国民对于肉的需求呐。”

特种养殖事业部的土鸡野鸭,归根到底也是有机食品。但按照土鸡的养殖模式来看,养一百只土鸡的活动空间,都能集中养殖一百头猪了。

嘉谷农牧除了土猪外的养猪场,最优先的指标也是用更少的资源生产更多的肉。在满足这一点的基础上,才去考虑这些肉是否好吃,生产方式是否充满温情。

纯粹的有机生产,固然是对环境对人类健康最佳的农业模式,但中国的人口压力、耕地资源、经济发展不会允许有机生产大规模发展,起码在现阶段是如此。

也就是说,特种养殖事业部,在嘉谷体系内,是一种基于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小农业”部门,短时间内不可能从根本上取代“大农业”部门的地位。因为“大农业”以高效率和高产出,保证社会的充足和稳定的供应,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

并且,嘉谷的现代化大农业生产模式,在保护性耕作、资源利用率、环保等方面也在不断改善和提升。

王老看着杨策,语气郑重的道:“这就是我最后要跟你说的,大局!我们做事业,不仅仅是从集团的大局出发,也是从国家的大局出发……”

从“四万万人都要有饭吃”到“近14亿人吃不完”,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能体会这条饱腹之路上的酸、甜、苦、辣;在嘉谷体系内,也没有谁能比经历了饥荒、动乱、贫穷的王老,更能懂得,嘉谷这种坚持有多难得,多可贵。

王老稍微有些絮叨,但杨策一脸肃然地倾听着,并没有丝毫的不耐烦。

慢慢地,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声音。

与国同休!

同时,他闻到了一种传承的味道。

这也确实没错。

王老现在在做的,或者说他在嘉谷体系内一直做的,都是同一项工作——

传承!

一家百年企业传承的,不是机器设备,不是资金,不是厂房,甚至不是可复制的经营管理模式,而是经营理念。

嘉谷不是百年企业,但嘉谷有志于成为百年企业。

而要存活百年甚至更久,就意味着嘉谷要成为一家生命型企业,而非经济型企业。

后者是要让自己公司利润最大化,企业和员工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前者,在发展的时候,并不是看企业利润最大化,或者并不是看短期的企业利润最大化,而是从更长远的、长期的发展过程来看待。

在生命型企业中,员工和企业两者之间也并不是一种简简单单的契约关系,而是一种盟约关系。盟约就是大家是一家人,大家是共同的生命体,或者说是利益的共同体。

王老知道自己没有建立一家百年企业的能力,但是,齐政给了他参与建立百年企业的机会。

他至今还记得,当年齐政劝他入伙时说的话:“我建立嘉谷的目标,往远大了说,是为了把更多的资源留给我们的国民;落在实地里,是要让勤劳而努力工作的普通人,过上优渥而有尊严的生活,同时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可发展的青山绿水!”

十年下来,王老看在眼里,齐政没有食言。

嘉谷没有借着垄断,大肆抬高商品价格;也没有借着特殊政策优惠,胡作非为;即使生产出别人无法生产的商品,获得了超额收益,也会默默地进行财富转移——不是出国移民,而是或提高生产力,或通过捐赠,反馈给国民,譬如“嘉谷学生奶计划”。

王老不知道齐政这样的初心能保持多久,但他衷心希望,嘉谷这样的理念,永不褪色。

曾经的王老相信,中国的未来,将是由天赋超群的,闪耀的,不停向前的,令人惊喜不断的同龄人创造的。

现在的王老相信,中国的未来,将是由天赋超群的,闪耀的,不停向前的,令人惊喜不断的年轻人创造的。

他觉得,自己一生中最幸福的事,就是参与创造了,且看到了国家的未来。

一个富足的,健康的,没有战乱和饥荒,没有贫穷和邪恶的未来。

为了这样的未来,他愿意将更多的机会让给年轻人。

——有着同样理念的年轻人。

这一刻,杨策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发现这一点的王老一点都不觉得被冒犯了,相反,他开心得嘴角都翘起来了。

依然是年轻人的创始人,定下了一个非常坚定的经营理念——与国同休,更多的年轻人不断加进来强化这个经营理念,王老觉得,这样的嘉谷……

他太喜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