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1章 合作难道不香吗(3/3)(2 / 2)

齐政收回目光,看似陷入了思考。

但他只是想起了曾经益海集团与国粮之间的合作,是不是也从这样的模式开始的呢?

当初丰益国际就是通过与国粮合资成立公司,开启了正式进军国内粮油市场的大幕。

刚开始还是双方和和美美,但是“金龙鱼”品牌的出现,使这一状况发生了根本改变。

彼时的“金龙鱼”通过“企业采购以发放节日福利”措施大规模流向国内消费者的餐桌,并逐渐畅销全国。

但在火爆的产品面前,两者却因股权纠纷开始陷入分歧。

由于益海事先在股权结构上的精心设计,以及在“金龙鱼”商标归属权上的安排,使得国粮集团在双方的合作中处于劣势:国粮在合资公司中是名符其实的第一大股东,但却没有控制权。

从国粮集团的角度看,这次合作是相当失败,最后不得不以出售合资公司的股份告终。

但从益海集团的角度看,在股权结构及品牌所有权上预埋伏笔,等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后,迫使国粮“割肉”金龙鱼,无疑是相当精妙的操作。

令人扼腕的是,从合作到分手,国粮事实上充当了日后自己最大竞争对手进入国内市场的“引路人”。

你看,即使是国企,还不是说坑就坑了。从这次合作中就知道,这些外资集团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

虽然康文杰的合作方案貌似很公平,但真正合作起来,可以做手脚的地方还真不少。

最关键的是,齐政可没忽略益海集团的两大控股方。

ADM、丰益控股之所以能作为合作伙伴,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二者在原料供应上都有各自的优势。

ADM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及贸易商之一;丰益控股背靠东南亚的棕榈油生产基地,很大程度上掌控了棕榈油的种植、压榨和销售环节,是全球最主要的棕榈油供应商。

和他们相比,嘉谷在原料供应上没有任何优势。单从这一点来看,即使合作,嘉谷被踢出场的可能性也无限大。

实力不对等的合作,注定不会有好结果!

嘉谷又不是没有资本,自己玩不香吗?为什么要自寻烦恼,跟这些大鳄纠缠呢?

想到这,齐政回过神来,看向康文杰。

“康总,只能说一句抱歉了。嘉谷本身有自己的战略规划,合资经营不符合我们的意愿,所以只能拒绝您的好意了。”齐政拒绝得相当干脆。

康文杰听到这话似乎一点都不意外,他看着齐政坚定的眼神,也没有再做什么劝说之类的,没有必要。

“那真的是很遗憾了,我一直都期待能与嘉谷这么优秀的企业进行合作呢……”他淡淡地说道,还真看不出有任何期待之感。

齐政回以一笑。

“那么,看来在压榨厂的并购大战中,我们只能短兵相接了。”康文杰在离开前,轻轻地留下一句话。

齐政挑眉,毫不示弱:“是啊,那就各显其能喽。”

康文杰笑了,转身离开。

在走出门外后,他才微皱眉头。

不知怎么的,回想起齐政坚定的眼神,他有种预感:嘉谷极有可能是益海集团日后最大的对手……